走進于彭在士林的家,你會問自己,我在哪裡?
推開木門一道,面前是曲折迴轉石板小路,旁邊有浮滿青苔的池塘,有密集的奇石怪樹,有修竹披拂。幾面刷白了的土牆有開了圓洞的有造成瓶形門狀的,虛實變化步移景異,牆上更隨意寫有貼有詩文題額,來不及好好細讀又被面前你即將要進去的房子吸引住,五層樓,分明是水泥外牆又有很多中國傳統木建築樑柱框架細節裝嵌其中,牆外隱約繪有壁畫紋樣,敞開的落地木窗叫室內一目了然,木頭地板,土黃的牆素白的牆,水泥天花,粗中帶細的一屋都是中國舊傢俱,牆上掛的六幅古畫,牆邊堆疊的是線裝古書,書架穢顒漪O形狀奇特的陶瓷器皿,一側還有幾個人才挪得動的嶙峋山石……古今時空交錯,平面的立體的空間都異常豐富精彩,叫人驚訝好奇,不知從何說起。
中隱園林
認識于彭是因為看他的畫。不懂評畫但還是滿心歡喜的看,人家大抵看的是運筆施墨線條變化,我倒高興的在細看卷幅中那一百幾十個單線勾勒的裸男裸女,在奇怪的山林中自顧自瞼X各種坐臥站立姿態,我有我自由方法,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就再自行選擇。
雖然看畫的時候已經很好奇很期待有天有緣碰上應該是怪怪的畫家。但當穿一身輕鬆寬闊衣褲,赤著腳搖著葵扇,笑容可掬的于彭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知道更好玩的事情即將發生。
不知怎的我們談到他在修練的睡央A眾多法門當中偏要挑出這種艱苦的似睡非睡的修行,也是一種「天地有道,我命在我;求之在我,求之在勤」的道教的養生信念吧。我在一旁聽得目定口呆興趣盎然,也好像忽然理解于彭為什麼會把家居空間佈置成如此一個洞天福地。
有些畫家畫的是一個世界,生活卻又在另一個世界。于彭選擇的是完全活出一種身心與空間的融合統一。在這個士人園林的世界裡,可以感悟人生可以俯仰天地可以洞悉宇宙,他追求的中國古代人文精神,在這裡得到物化,有說以山體景觀為構園要素的中國園林藝術是創造了三維立體空間的有實用價值的時空藝術。這裡二十坪不到的小庭院也就是一個貼近古人神韻氣質心性的自家創作。
不得不提這個家就在大馬路旁,市聲囂喧。而生活在廿一世紀的台北,不可能像古時隱士的巢居穴處,離俗獨住,也很難為自己圈出一片山野莊園別墅,唯是可用園藝手法,構建出鬧市取靜幽雅自然的一方領土——雖地僅數畝,然卻有迂迴不盡之致,居雖近市,卻有山林相忘之樂。正如唐代文人提出的「中隱」的理論,不太寂寞不太喧煩,來往自如身心自安,小小一室也寬如天地。
慾望山水
選擇了建立起這樣一個居家環境,並非是一種逃避,其實還得處理作為現代人的種種慾望,作為兒子作為丈夫作為父親的種種責任。閒談聊起,還是有種種人間的喜怒哀樂。
作為來台三百年的客家後代,于彭憶起兒時在外雙溪舊宅,祖父如何教身邊子侄唱北管玩古董,維持一種宗族承傳的文化氛圍。又記得早年把家裡這個空間經營作茶藝館,陶藝工作坊,畫廊,甚至是皮影偶戲小劇場,在這裡彈古琴唱自家詠嘆的曲,排實驗性即興十足的戲,熱鬧又快樂。當然還有一路走過來從雕刻泥塑到版畫到水彩到終於找到的傳統筆墨山水的另一種狂放演繹,路從來不平坦,離經叛道就更需要堅強意志,一意孤行活出這樣一個家的狀態,令家人也能理解能夠協調配合,就不得不叫人由衷佩服。
于彭特別提到他最敬重的父親。父親晚年的時候跟他最能互動,老人家也參與了陶藝的創作,從一個小生意人變成了藝術家,更全力支持兒子的藝術追尋,求真求變。父親猝然在生辰當天離世的那一個傷痛的經歷叫于彭真正的體會大悲,鄉里街坊在殯葬巡行儀式過程中的同悲共哭竟然是最真切的一種人生戲劇,此後對他藝術形式的追求有了不一樣的體會,藝術與生活原來可以結合得如此自然,悲喜日子也都是踏實的當下追求。
逍遙散仙
有說仙與神有所不同,天神都要執政管事,如人間的帝王和下屬官吏,仙則是不管事的散淡人,猶如人間名士。在于彭家繞了一圈,喝酒茗茶,充分感受到那一種仙氣。當然仙也有天仙地仙和散仙之分,于彭肯定就是天上人間飄忽不定的散仙,按自己的作息喜好行事,醉也不用藉口,醉就是作畫的最好時機。有幸在他家喝過香氣奇特的百年老茶,輪流配以上佳葡萄美酒,也難得分別在中午吃過他親自熬了一夜的有機乾鮮蔬菜粥,于伯母弄的客家宴客湯羹,還有那本是下酒小菜的烏魚子和柳葉魚,吃吃喝喝下去就變了即興的一頓晚嚏C在那播完又再重播的縈繞一室的古琴樂聲中,在那窗外自然的晴昏變化過程裡,寬敞几座上盤膝而坐的我們彷彿都能瀟灑的撥弄開俗世煩瑣,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到了這樣一個境界,也酗ㄕA在乎什麼一般家居生活的標準和規矩,作畫做人,都是一樣逍遙率性,活到老玩到老,下次再來請教他養生的獨門秘方。
短文1
有扇就有風
談得興起,大家都在冒汗,于彭遞過來一把葵扇,對不起,家裡沒有空調冷氣,這是媽媽親手做的葵扇,縫上那醒目的紅絨布邊,還有這把客家人傳統手工的扇子,現在差不多成民藝絕響——
大熱天時,老婆跟孩子都抱怨過為什麼家裡不裝空調,但大家都明白,空調對身體根本就不好,而且倒噴出的熱氣也不環保,老實說,有扇就有風,自古以來,本就如此。
短文2
一門之隔
可以說,一門之隔,門裡門外兩個世界,也可以說,隱於市也能融於市,只是心意調節的一個問題。
我倒是再三注視這一道門,漂亮得厲害的一道老木門,簡便隨意的安上門栓和門鎖,都是當代的式樣。用得著,也不必介意什麼統不統一的設計形式。這裡那裡,能放能收,就舒服,就很好。
// Facebook, MyShare ... 推按鈕插入點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