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社區

{北京大賞}雍和宮:產生兩個皇帝的風水寶地
來源:《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作者:徐淑卿
八個月之內,我四度來到雍和宮。天氣有晴有雨,遊客時多時少,票價從十五漲到二十五。不變的是只要走進雍和宮輦道,看著兩旁銀杏松柏,便油然感到一陣祥和之氣。 雍和宮是北京最重要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一位人間國王的潛龍府邸。雍正尚未登基前就居住於此,日後的乾隆皇帝也出生在這裡,以俗世的意義來說,雍和宮是產生兩位皇帝的風水寶地。第一次到這裡,我更有興趣尋覓王府時期遺留的痕跡。像是曾為雍正寢宮的永佑殿、永佑殿西牆懸掛著雍正孝聖皇后(亦即乾隆生母)以七千多片碎布繡成的「綠度母」像,以及她平日唸經禮佛的昭佛樓。 永佑殿和昭佛樓的地磚已經斑駁不平,似乎意味著人事雖然消亡,但是時間的重量仍壓在這裡。乾隆皇帝將雍和宮擴建為喇嘛廟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安撫蒙古、西藏,至今雍和宮仍矗立乾隆親筆闡述其宗教政策的〈喇嘛說〉石碑;但另有一說是,乾隆生母想為生前殺戮甚多的雍正祈福。這令人想到另一個贖罪的故事。傳說忽必烈的女兒長年在北京最古老的潭柘寺誦經拜佛,希望免除父王征戰之罪,年深月久,竟在觀音殿上留下兩個腳印。 雍和宮改建為寺廟後,依然保留著王府建制,分東中西三路,主要建築是位於中軸線的五大殿,由南至北是雍和門(天王殿)、雍和宮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雍和宮既為聯絡蒙藏,在建築上也融合了漢滿蒙藏各族特色。像法輪殿頂仿西藏風格的五座鎦金寶塔,高達三層的萬福閣則屬遼金風格,萬福閣兩側通往延綏閣、永康閣的飛虹天橋,據說過去僅見於敦煌壁畫中,但雍和宮卻恢復了這種唐代建築遺風。 雍和宮不僅是宗教聖地,還是藝術寶庫。所藏唐卡、佛像、法器、經卷、壁畫等精品無數,但最為珍貴的則有三絕。分別是法輪殿宗喀巴銅像後的五百羅漢山,由紫檀木雕成群巒疊嶂,五百羅漢則由金銀銅鐵錫製成;昭佛樓金絲楠木佛龕,上有九十九條盤龍;最後則是萬福閣的彌勒佛像,由產自尼泊爾的獨根千年白檀香木雕成,在地面上的高度已達十八米,地下還埋有八米,一九九○年被列為金氏世界記錄。 既然到了雍和宮,當然要看看名聞遐邇的密宗歡喜佛。據說雍和宮剛開放時,為了避免民眾產生不當聯想,曾用紅布遮住交合的歡喜佛,也傳說歡喜佛是清朝皇帝性教育的工具。我特地前往密宗殿和東配殿尋訪歡喜佛的蹤跡,但見密宗殿的五大金剛腰纏白布,東配殿的大威德金剛、永保護法、吉祥天母、地獄主、財寶天王也都穿著衣服,因此看不出門道。對於我這樣興致勃勃的尋找歡喜佛,殿裡的喇嘛師父不以為然地說:「佛教裡哪來的歡喜佛?只有金剛和明王。」 其實歡喜佛說的不是淫樂。據說,金剛獨像是鎮壓的象徵,意味著以大憤怒和異教徒(一說是自身魔障)搏鬥,最終獲得勝利而內心歡喜。擁抱的雙身佛像,有人認為是一種了悟的善權方便法門,傳說釋迦牟尼曾派觀音化成美女而和殘忍的國王「毗那夜迦」交合,以此將他引入佛門。另有人認為這是密宗智慧與禪定合一的上乘修身法「定慧雙修」。 提到雍和宮,不能不提的還有俗稱打鬼的「跳布札」。從清朝開始,雍和宮打鬼就是北京百姓迎接新春的熱鬧慶典。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日,雍和宮先要舉行四天誦經法會,從二十八日再舉行四天打鬼儀式,以神舞來驅魔除祟祈禱安康。 其實,如果對宗教或藝術沒有興趣,雍和宮仍然值得一遊。有時走在各進院落,就能感覺靜謐閒適。同樣是旅遊景點,恭王府花園令人浮躁,雍和宮卻將湧動的雜質吸納,重新吐出一片清和氣象。 記得第一次到雍和宮來,看到一個年輕的男孩在佛像前頂禮膜拜,當時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動。我想,不管宗教曾在人間引起多少紛爭,人心對超脫的渴盼,就像在無邊黑暗的隧道,追尋遙遠盡頭的一絲光亮。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