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社區

{建築大賞}美濃客家文物館
來源:資料來源:木馬出版社《台灣的世界級》
美濃是個充滿動人故事的小城 數百年來,刻苦耐勞的六堆客家子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開墾,開闢水圳將溪水引入群山之間的土地,將千百畝荒地灌溉成一畝畝蒼翠的菸田,在高大的椰樹之間建起一座座伙房和菸樓,形成別具客家風情的美濃地景。 (圖片提供: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美濃客家文物館」(Mei-nong Hakka Museum)位於美濃小城的北緣,周圍菸田和稻田綿延、椰樹林立,洋溢台灣南方的熱帶風情。文物館距離著名的中正湖不遠,附近分佈釵h客家紙傘製造工廠。而文物館的遠方山巒疊翠,正是著名的黃蝶翠谷所在。「美濃客家文物館」正地處一片好山好水之間。 追尋客家的建築基因 建築師謝英俊先生是客家人,長期關心客家文化傳承,熟悉客家建築的形式和精神內涵。在「美濃客家文物館」的設計構思之中,謝建築師採用美濃當地傳統「伙房」和「菸樓」兩項具代表性的空間類型作為設計基因,將其孕育成一處富有傳統客家精神的現代化文物館。 「伙房」是客家族群的傳統民居類型,大多是由一至數座縱向排列的堂屋,加上二至數列橫向排列的橫屋所組合而成。位居中軸線上的堂屋,除供奉神明和祖先之外,左右廂房居住家族長輩,是伙房之中地位最為崇高的空間;而橫屋的各房間,則依序分配給家族各房居住。伙房完整的空間配置形式,可說是農業時代客家族群家族倫理的象徵。除此之外,整座伙房前方常會有座半圓型水池,作為蓄水灌溉、消防滅火、調理風水等用途。伙房後方則有層層高起的土丘,稱為「化胎」(或稱「花台」),一般認為是風水之需。「化胎」和「水池」,表現了客家民族重視自然地理資源的固有觀念。 相對於「伙房」是居住空間,「菸樓」則是美濃當地的傳統產業空間。美濃溫暖潮濕的環境提供菸草生長的有利條件,而客家人刻苦耐勞的本性,又提供菸葉採收、加工的豐富人力資源。每當菸葉採收期間,菸農將菸葉從菸田裡採收回來,隨後送進菸樓中燻烤。菸農從菸樓底層送進大量熱氣,把吊掛於菸樓中的菸葉燻乾,夾帶著菸香的熱氣便從屋頂氣窗散逸而出。每到燻菸時節,謠白煙從菸樓飄出,點綴了美濃的藍天綠地。由於採菸、燻菸的工作耗時費力,美濃的菸農必須以「交工」方式相互支援,菸葉產業成為維繫美濃社會網絡的重要血脈。因此美濃的菸樓除了作為菸葉燻焙的產業空間之外,也象徵了美濃人堅實的社區意識。 「伙房」和「菸樓」的再現 當我們了解了「伙房」和「菸樓」對於美濃客家的意義之後,我們才能掌握到比較準確的角度來欣賞「美濃客家文物館」這件建築作品。 謝建築師利用伙房的堂橫屋配置方式,滿足了文物館的種種空間機能需求。原來的堂屋成為主要的固定展示空間,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到六堆客家先民的遷徙、開拓歷史,以及客家民俗與農業文物、美濃菸葉的製造和歷史,也可以看到黃蝶翠谷的蝴蝶生態。兩側的橫屋配置了文物館的不定期展示室、教室和儲藏室、辦公室等服務設施。謝建築師巧妙地利用文物館的主要機能和服務機能的配置,呼應了傳統客家伙房的空間位序。除此之外,水池與化胎也以靈巧的樣貌出現在文物館的前後,成為庭園景觀的要素。 當空間配置完成之後,謝建築師利用了菸樓的造型為各座建築物塑形。此外,更利用菸樓的屋頂作法,為文物館的中央「堂屋」加上一個天窗。不同於傳統菸樓的是,原本讓燻菸熱氣散去的天窗,成了文物館引入自然光的開口。來自頂部的自然光線進入文物館二樓展示室之後,幾條橫掛在屋架上的客家花布,頓時鮮豔靈動了起來,也使得整個空間渲染了濃濃的客家風情。 除了「伙房」和「菸樓」兩項建築基因的靈活運用之外,謝建築師也讓整座建築物回歸平淡、簡單,反映客家民族純真、樸實的性情。雖然採用現代的建築材料,但是謝建築師以素雅的清水混凝土牆面、外露的鋼構桁架來重現客家建築的樸實無華。 不斷傳誦的動人故事 藉由「美濃客家文物館」,我們可以了解到像謝英俊先生這一代的客籍建築師對客家建築有了嶄新的詮釋,對客家精神也有更深刻的體現。這些付出和努力,讓美濃濃濃的客家風情不至於凝結在歷史的鄉愁之中,也讓動人的客家故事可以在美濃邁入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傳誦下去。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