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社區 他家比較便宜?
來源:好房House Fun

為什麼同一個社區大樓,同樣的建材、坪數、格局,高樓層、有景觀的房屋比較貴?房價較貴的原因在哪裡?又該怎麼計算那些無形的價值呢?

 

撰文:簡亭舫

小蔡去年結婚買了一間在台北市西區的新成屋大樓,含兩個停車位加裝潢總價高達二千九百多萬元,換算下來四十五坪的房屋單價約50萬元,小蔡歡天喜地搬進位於十五樓頂樓、裝潢得美輪美奐的新屋,還找了許多朋友來參觀,不少朋友都誇獎,可以看到淡水河岸、又能享受新板特區高樓群風景,光是這些景觀就夠划算了!

 

某日小蔡與四樓鄰居聊天才發現,鄰居在預售屋時期就買了這間房屋,換算下來一坪只要35萬元,居然比自己買的每坪價格便宜15萬元。小蔡與另一個二樓鄰居閒聊,發現雖然都是新成屋時期才買房,但同方位、格局、坪數,二樓鄰居房屋單價,居然也便宜5萬元左右。

 

小蔡越想越悶,明明就是同一個社區,為什麼不同時期買屋價差這麼多?與鄰居同時期買下同方位、同格局、同坪數的房屋,為什麼也有將近一成的價差?

住在4樓真的不好嗎?

一般來說,因為數字「4」的諧音容易令人產生不好的聯想,飯店、醫院、商業大樓都很避諱,還會特意跳號避開,所以4樓通常是整棟社區、大樓中價格最便宜的樓層,如果是買預售屋、新成屋,4樓也會是最早被拿出來賣的樓層。

 

雖然價格便宜,不少投資人會偏好先搶下4樓這一戶,要注意的是,也因為華人迷信樓層、風水等,雖然便宜但未來轉手可能不易,一樣會面臨到買方挑剔4樓諧音的問題,因此只要是逢4的樓層,在華人社會中都會稍微難賣一點;若在歐美買屋,同理要避開13樓。

 

頂樓的價格一定比較貴?

通常同一個社區樓層越高房價也越高,原因是樓層高景觀較佳、較不會有車聲噪音、蚊子干擾等,且現在新建案多有電梯、防熱及防水建材,頂樓不怕爬樓梯累,又不會特別熱,因此越新的房屋,樓層越高價格越貴。就像小蔡買的是新成屋頂樓,就會比同社區其他樓層貴。

 

但若是買20年以上的中古大樓或老公寓,頂樓的價格反而不見得比較高。假設老屋頂樓沒有再加蓋的話,通常頂樓都會比一般樓層來得熱,尤其台灣夏天陽光直射時,住在頂樓猶如在烤箱裡悶燒,空調電費用量較高;而頂樓也較容易漏水,尤其颱風來臨、冬天北部陰雨綿綿時,往往是各樓層中漏水第1名。

 

此外,老公寓頂樓沒有電梯,需要爬較多層樓梯,且老公寓、老大樓的水壓通常不足,常會面臨水壓不夠等問題。

 

除了頂樓以外,1樓也是比較貴的樓層。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撇除店面效益,老屋1樓通常可以直接使用家門前面的空地做為停車位,有些老屋甚至將1樓外推擴大空間;新社區1樓有些有庭院或進出方便,皆帶給生活較大的好處,因此1樓通常比頂樓價格高,是整棟樓最貴的樓層。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好房HouseFun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