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紀元房市展望──從新國會新內閣看未來房市發展(下) 》 |
來源:資料來源:住展不動產 |
探討了現狀後,今年可能發生的趨勢又會有哪些?以下是我們的觀察與預測。
現象預測與展望
1餘屋壓力恐難抵擋
從各報紙媒體的報導來看,多數建商對今年的房市景氣,仍然一面倒地看好。其實,這樣的看法無可厚非,如果連供給者都在這時候大喊利空,那麼市場就真的要沉入谷底;台灣省建商公會理事長賴正鎰甚至樂觀地表示,今年供給量將比去年減少三至四成,因此不至於引發學界警告的超額供給,產生餘屋壓力。
不過事實是否真是如此?數字會說話,不如讓我們從實際的推案數據來一探究竟。如果按照賴理事長的說法,那麼今年供給量最少還有三千七百多億,因為九三年總推案量居然高達六千兩百餘億。而這個賴理事長版本的今年預估推案量,也還有九二年的八成五。
再看銷售。像前年那種眾案齊發、雨露均霑的狀況,去年已經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個案表現。而去年全年銷售率大約五至六成,表示今年案子還沒推出,去年累積下來的案量就有近兩千五百億,而且還以預售居多;再對照上述有關需求面的敘述,今年供給超額的情形仍難以避免。
2房價漲勢將趨穩定
既然出現餘屋壓力的機率頗高,那麼房價會不會因此有下修的可能?按照前文有關供給面的分析看,未來使房價持續推升的因素仍在,因此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各地的房價不但不會停止漲勢,而且還有機會繼續上探。
然而,去年沒有銷售出去的四成案量,按照正常約一年半的工期,大約會在今年第三至四季左右,陸續轉為成屋重現市場;此時大量成屋進場,加上今年度量體應仍大的預售案量,去年埋下的房市供給過量種子,將就此發芽。
屆時,供給方的價格防線,按照『往例』還會支撐一段時間,相對地,餘屋壓力出現的時間點可能落在今年年尾;因此綜合來看,今年度的各區房價仍然將維持高檔,但下半年開始,房價應該有望趨於穩定。
3房貸利率向上修正
既然房價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趨穩,甚至有可能出現下修趨勢,那麼屆時是否是進場的良機?如果單從價格角度來看,如有條件不錯的個案,確實可以開始做進場的準備。
但別忘了,攸關您房貸負擔的因素中,房貸利率比重更勝於房屋單價。從上述有關今年利率變動趨勢之描述中可以知道,利率的持續上揚仍然不可扼抑,屆時無論民營行庫房貸利率是否立即跟進,最具指標性的郵局利率一定會馬上反應而調升;接下來,政策性房貸的利率水準也會跟著升高,而這等於再度加重民眾購屋負擔。
所以今年愈往年底走,房貸利率揚升的機率就更高,而且去年底開始各行庫為搶佔房貸市場,頻頻推出之低利率房貸產品,可能今年下半年後就不復出現。房貸利率之整體走勢,將與房價走勢略呈現相反的狀態。
4外資利多刺激有限
除了房價與利率的議題外,國內業界高度期盼的外資進軍房地產市場,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對於國內房地產最主要的部分住宅市場,助益其實有限。
以多數外資在日、韓等東亞國家的實際操盤來看,他們多半還是以商用不動產、不良債權及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為主要投資或收購對象,因此今年政府允野~資投入房地產市場後,這些外資的購買標的,應該還是以上述幾個商品為主。
不動產相關證券化商品及不良債權,或雩穧磽v市場還有些關聯,商用者則完全無關;何況外資幾乎沒有購買整棟商業大樓的前例,當然就更別提對住宅市場會有什麼推波助瀾的效果了。
至於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國內目前此類商品還在發展初期,加上去年發行的商品私募性質居多,規模也尚不足以發展次級交易市場。不良債權部分,其實經過這一、兩年相關單位的處理消化,對住宅市場的影響比重也逐漸縮小。
從上述有關外資進軍國內房市的可能發展來看,刺激國內住宅市場買氣的機率實在不高。當然,我們還是不能忽略外資引進後,對國內建築融資和活絡資金的正面幫助。
5政治因素仍是關鍵
還記得我們最前面提到,有關展望的出發點嗎?沒錯,就是政治新局。老實說,雖然政治因素是國內房市各影響因素中最外圍的,但是政治利空的無法預測性,使其影響力遠大於我們想像。
像去年的總統選後紛擾,根本不會有人預測得到。利多的部分,像是土增稅減半徵收、優惠利率房貸等,說起來又好像是真正推動這一波景氣復甦的原始動力。所以您說,政治因素對房市之影響,是不是真的很大?
展望今年的政治因素,至少我們可以比較樂觀,因為今年並沒有排定大型選舉,北宜高、高鐵等交通建設,都預計在今年底陸續通車,各地的重劃腳步也未曾停歇,政府還將開放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商品的發行,國有地也將持續釋出,住宅政策還將會有大幅度改革,這些因素對房市發展來說,都是正面的。
只是,執政黨及泛綠陣營國會席次未過半,一些必須修法才能執行的利多政策,還是有可能發生類似土增稅修法減稅在立院屢遭險阻的情事。當然從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泛綠未過半,代表國會制衡的力量得以彰顯,但由於國內政治紛擾多流於意識型態的紛爭,加上對岸不時在兩岸議題上施加壓力,台灣經濟對大陸倚賴度又愈來愈高,因此像是不定時炸彈的政治利空,還是再謹慎也不為過。
見微知著 從土增稅出發
以上,我們由新政治氣象出發,從基本與非基本面,探討了今年房市的可能走勢。我們知道,儘管從供需狀況和經濟各因素,可以簡單地預測未來發展,然而政治的因素絕不可輕忽,土增稅修法的高度不確定現象,就是最佳例證。
說到土增稅修法減稅或減半措施,其實本身也有爭議。從去年底到今年初,贊成土增稅減低的中研院社科所蔡吉源研究員,和認為土增稅為富人稅,不應減半的泛紫聯盟召集人簡錫焜,就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上大打筆戰,兩邊各執一詞。
蔡研究員認為,土增稅最後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所以主張減低;簡錫焜則指出,土增稅多與少影響一般民眾有限,影響財團較大,減低稅負違背租稅公平原則,因此反對稅率減低。兩人看法雖不一,但同樣是站在一般大眾的立場,也主張目前的公告地價數值離實際的市值差距太大,需要檢討。
從近期有關土增稅的一切,正反應出政府的一切作為,對民間各項發展的影響,實具有絕對的關鍵性,也曝露了這中間的悖離現實和施政缺失。過去公告地價與市價差異的問題,讓土地利用產生了釵h奇特的現象;土增稅的減半措施,則讓近期土地交易大熱絡,間接帶動了各區房價,增加民眾購屋負擔。
因此,儘管新國會、新內閣帶來政治新象,然兩大陣營爭鬥仍無法避免,政府的宣示與實踐中間,也還是會存在大幅的時間和品質落差;謝長廷出馬組閣,也可能是政府更多資源南移的前兆。但我們仍殷切期盼,透過這樣的展望,提醒每個人,房市發展都絕非獨立,而是與其他面向環環相扣,且更是整體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之一!
不動產證券化 將扮演關鍵角色
被各界視為投資新星的不動產證券化商品,也是對房市發展有相當關鍵性影響的部分。首先,這類證券商品,當然提供房市投資者另一項不錯的選擇標的;而對建商或擁有土地的財團來說,閒置土地也可以因此有再度活絡的機會。如果今年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商品能夠正式核准上路,對建商而言就多了一項融資管道,而且風險都比目前各類融資方式低。
雖然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目前在台灣只是發展初期,已核准發行商品之規模也還不夠大,離可發展次級交易市場的狀況,還有段距離;但對於進軍本地房市的外資來說,此類商品絕對是他們會優先考慮的標的之一。因此從各種層面來看,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絕對是房市中潛力十足的『績優股』,也有助於房市的均衡及健全發展。
資料來源:住展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