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內容 ?>
黃樹德/北縣報導
台北縣去年工業住宅爆鉅量,縣政府決定下重手處理,規定每戶室內面積不得小於45.45坪,若以公設比30%計算,每戶至少65坪,根本不符市場主流需要,原本大行其道的小套房型工業住宅恐將成絕響。
台北縣房地產從民國九十二年開始跌深反彈,建商推案量激增,造成建地一位難求,腦筋轉得快的建商於是相中工業區土地,大量興建所謂的工業住宅。工業住宅去年開始上市,今年大行其道,中和、新店、三重、淡水、板橋都看得見蹤影,估計台北縣目前有5千戶工業住宅正在銷售中。
分析銷售中的工業住宅產品,多為中小坪數產品,10餘坪的小套房更是強銷主力,縣政府祭出最小面積限制,等於是給工業住宅當頭棒喝,工業住宅產品規畫將很難符合市場需要。
每戶室內不得小於45.45坪
工業住宅能夠在市場上熱銷,當然是拜單價低於區段行情2到3成之賜。由於單價低,產品又是市場主流,總價自然也低,對手頭比較緊的首購族形成極大的吸引力。縣府祭出最小面積限制後,雖然工業住宅仍具價格競爭優勢,但總價已三級跳,每戶將動輒近千萬,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最小面積限制威力驚人,不僅集合住宅受創嚴重,連最搶手的透天別墅也受傷不輕,若以三層透天厝為例,每層45.45坪,三層至少要136.35坪,相當於市場主流產品65到75坪的兩倍大,總價將大大提高,銷售難度也因而增加。
一位代銷業者表示,縣府的做法將對工業住宅構成極大的傷害,等舊照配額用光,工業住宅恐怕不能像現在一樣囂張,從小到大,從集合住宅到透天別墅,應有盡有,打得一般住宅產品哇哇叫。
維護一般房市 縣府下重手
台北縣是台灣省21縣市中第一個規定最小面積的地方,縣府為何不惜得罪建商而下重手?原因就出在台北縣工業住宅的量實在太大,再不加以管制,都市計畫管制恐有崩潰之虞。
一位官員分析,預估台北縣還有100公頃的工業區土地,可以一般事務所名義興建工業住宅,整個量體約為兩萬,是目前市場銷售戶數的4倍,再不因應處理,未來將成為房市一大隱憂。
縣府官員不諱言,希望透過最小面積限制,迫使建商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興建一般住宅,不要再鑽法律漏洞。根據分析,工業區土地變更為住宅區,公共設施加捐地比例約為37%,看起來很高,惟公設仍為私人所有,其實真正損失不大,但他承認時間要等比較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