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社區

房價飆升有理乎
發表者:好爸爸  發表數:590 IP:218.167.139.* 2007-05-27 07:40:17

(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房價飆升有理乎

今年以來,
台北市豪宅單價不斷寫下新紀錄,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
覺得價格貴得不合理。
但是從國際的角度來觀察,
台北豪宅單價還是四小龍之中最低的呢?

北部房市經過這兩三年的飆漲,房地產幾乎已經變成熱門的「顯學」,每個人對行情都要有點概念,才算跟得上時代腳步。

蔡小姐剛從士林官邸的預售案接待中心離開,對接待中心面對綠油油官邸的景觀滿意的不得了,只可惜現在銷售的這個個案並不是要蓋在士林官邸裡面,不然一坪七十多萬就可以買到這等的綠意景觀,一定立刻就拿出支票下訂,還覺得便宜呢!

是的,士林官邸的景觀價值已經被房價所量化,一坪不但不止七十多萬,據聞還是高達兩倍的一百五十萬,這個單價將寫下台灣房市的新紀錄。

豪宅個個晉升百萬俱樂部

不過這項紀錄能維持在寶座多久似乎還不確定,今年還有新光人壽標下信義聯勤的大安傑仕堡,預計將要在第二季或下半年間推出,究竟是否要採只租不售,還是一般模式銷售,目前還沒確定,惜售心態溢於言表。

正對大安森林公園的新預售案,當初因為容積獎勵沒過關,因而延宕推案時間,卻沒想到因禍得福,紮紮實實地趕上這一波百萬熱潮,單價上飆到一百三十萬,卻意外地順順利利在兩個月內就賣光了,跌破一般民眾眼鏡。

其他精華區內的預售案受到鼓舞,價格紛紛上調,幾乎每個個案單價都以接近百萬為目標。

台北一坪可以換高雄十坪的豪宅,所有的好奇都聚焦在,究竟都是誰在買?買方又是基於何種眼光,願意無悔地一擲千金?這樣的房價會不會泡沫化?

台北房價平均上揚有五成

其實不止豪宅在這兩年迅速飆漲,台北市內只要有未來題材、前景看好的區域,平均房價漲幅大約都有五成以上。

以預售案推案單價為例,大安區在短短兩年內,從每坪五十二萬上漲到八十五萬,漲幅高達六成四;內湖區也是在三年內,從二十四萬飆漲到三十九萬,漲幅也是達六成三。

北縣板橋市自二○○二年的十五萬五,至今平均開價已經達三十八萬,漲幅達一點五倍;新店上漲也是高達一倍。

豪宅價格不斷往上飆升,政府眼見房地產市況好,積極地持續釋出市區大面積精華區的土地。而建商也是不斷以超高價在搶標,四月中旬牯嶺街住三用地一坪飆到兩百九十一萬,高出底價六成多,再度創下新高紀錄,成本一墊高,房價自然就會愈來愈高了。

台灣豪宅需求步向國際化

看著房價這樣一直往上飆升,眾人的直覺反應是:愈來愈買不起房子了,有錢的人變得更有錢,沒錢的人就更沒錢,更買不起市區的房子;但事實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台灣社會是不是真的因此而步入M型社會的軌跡了?

台灣豪宅房價看似高不可攀,但應該有不少買方及投資客,是將長期需求的眼光架構在陸資身上,並不完全以國內金字塔客源換屋需求為唯一來源。

也就是說,部分豪宅買方,已經將台灣豪宅的市場國際化,以國際投資者的角度來觀察台灣豪宅的前景以及價格增值潛力。

攤開亞洲各國主要城市的房價來看,在豪宅市場的比較中,香港凱旋門的頂級房價每坪要價台幣四百萬元;日本東京最貴的住宅,每坪單價高達台幣三百萬元;韓國首爾的豪宅每坪也是從台幣兩百萬元起跳,上海湯城則從一百八十萬起跳,而台灣截至今年第一季最貴的「勤美璞真」,單價新台幣一百三十萬。

以比較值來看台灣豪宅的房價,在亞洲市場中,台北的豪宅單價顯然還處在相對低價的部位,對陸資或是國際投資者來說,購買台灣頂級豪宅的成本,要比其他首都來得低,購買能力相對提升不少。

打個比喻來說,台北豪宅目前單價都是動輒上百萬,但是到高雄一看,一樣是豪宅等級,目前最貴的豪宅開價每坪三十二萬元,從高雄的角度來看,會覺得貴得不可思議;但是從台北的角度來看,就覺得很便宜、買得起,因此高雄的豪宅就會吸引台北人去看看。

同樣的邏輯複製在台灣豪宅上,台灣人看台灣豪宅會覺得超貴,但是從國際資金來看便會認為是可接受的。更何況相較其他價格甚高的亞洲都會豪宅,台灣豪宅還有另一個大賣點,就是兩岸三通後陸資的購買需求。

對龐大而難以計數的陸資財力來看,台灣豪宅市場的規模是很小的,規模不大的另一種意涵,就是代表著容易操作。

如以大陸金字塔客源需求量來看,香港也是一個可操控的市場。以「香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顯示,自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間,也就是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前後三年,指數整整上漲了百分之九十六,接近一倍的漲幅。

指數通常只是所有住宅產品統計分析的保守反應,若是僅統計豪宅的漲幅,想必一定不止這個數字,其漲幅可能達兩倍或是三倍。

有香港這個前例放在前面當誘餌,台灣豪宅的增值潛力著實充滿想像空間,基於大陸人民對台灣的高度興趣,即便目前台灣房市的增值空間似乎還比不上上海或其他大陸城市,但是預估還是會有許多財力雄厚的陸資企業家,會有興趣來台灣買豪宅。

這個需求量不易被量化評估,但是以最簡單的原則來推估,大陸一省只要有一千名頂級客戶前來購買台灣豪宅,以現在大陸二十二個省來看,初估就會約有兩萬多個豪宅需求產生,而統計台北市自一九九五年至二○○七年第一季,在這麼長的十二年裡,其供給戶數也僅僅只有七千五百戶,由此可知台灣豪宅量體實在非常有限。

重點是,在這樣的量體之下,未來豪宅被炒作的機會頗高,在增值潛力普遍被看好的前提下,即便目前的豪宅價格令人咋舌,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花大錢買豪宅,甚至以此來解釋其豪宅價格的合理性都不為過。

台北在世界二十排名之外

台北市房價在這幾年漲幅約達五、六成,甚至有些區域的漲幅還高達一倍或一倍以上,這樣的漲幅讓多數人吃不消;根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所公佈的平均每人所得資料顯示,從二○○一年至今,台北市個人平均年所得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呈現八%的負成長,一正一負的消長下,擴大購屋壓力,提高了購屋的門檻。

在地球村的全球趨勢下,已不再適合閉門造車以管窺天,當我們一味地認為台北房價比天高的同時,這樣的購屋壓力,跟全球大都市相比又是如何?

根據二○○六年國際住宅負擔年度調查資料,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紐西蘭、愛爾蘭等六國,其各大都市中位數的房價與所得比例,在前二十個超過負擔的都市中,以洛杉磯的房價所得比十一.二為最高,其次為十.八的聖地牙哥,舊金山以九.三排名第五,而印象中房價高不可攀的紐約,其房價所得比約是七.九,還落後澳洲雪梨的八.五,拉斯維加斯則排名十九,房價所得比約為六.四。

該調查對房價所得比基本上分為四級,凡是試算結果在五.一以上者,就被列入超高負擔的一級,四.一至五列為次高負擔,三.一至四算是中等負擔程度,三以下才算是合理負擔的比例。

以相同的時間點,用同樣的中位數房價與中位數所得來看台灣的三大都會,台北市試算結果為六.○八,雖屬於超高負擔的一級,但與六個國家的大都市相較,其實還排不上前二十名;其他如台北縣為四.六七,台中縣市為五.○四,高雄縣市為四.八七,這些都屬於次高負擔的都市,列入所謂「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等級。

所以從房價所得比的數據來看,台北市目前的房價雖高,但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相較,房價負擔並不如想像中的嚴重。台北房價這幾年飆漲得令人心痛,但若是再比較一下同時期香港房價的變動,心態可能就會比較平衡一點。

據「香港中原地產城市領先指數」資料顯示,自二○○三年下半年至二○○七年第一季,香港整體的房價指數平均上漲了七一%,比同時期台北市的房價漲幅還多出二八%;也就是說,不單單是台北市房價快速飆漲,在這幾年內,房價飆漲應該是全球大都市的一項趨勢,跟台灣房市最相近的香港,也是上漲了七成有餘,如此來看,台北市房價上漲並沒有太多的不合理。

比較過世界各國的購屋壓力及同一時期香港的房價上漲率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看二十年來台北市的房價與所得的成長關係。

當大家都在討論,目前薪資的漲幅根本追不上房價的漲幅,但根據實際的數據比較後,發現目前其實並不是最嚴峻的時刻。

八六年台灣經歷M型社會

時光倒回到一九八六年,二十年前那一波讓房價徹底翻身的景氣變動,到一九九一年時,房價的飆升程度是以「倍數」來計算的,台北市一般住宅的房屋總價,狠狠地上漲了二.十七倍。

同時期,台北市民的全年家戶經常性收入,卻只增加了將近八成,連一倍都不到,當時台灣社會的「M化」,相信並不亞於現在,也許更甚於今日。

而在這五年當中,房價所得比最高曾達到九.七倍,也就是說,當時在台北市平均得要將近十年時間不吃喝,才能買得起台北市的一間房子。

再來對照目前的狀況,從二○○一年房價低迷期起算至二○○六年,台北市一般住宅房價從六百七十五萬上漲到九百九十萬,平均漲幅為四七%,但是全年家戶所得總額卻不增反減,所得總額減少了八%,使得購屋壓力推升到八.二。

與前一波段相比較,其實現在的狀況並不算是空前的窘境,若要評論台灣目前是否步入M型社會,從數據上來看,應該在二十年前台灣就已經走過一次M型了。

所以說,不需要對M型社會產生太多恐懼與負面想像,並非走入M型之後就無法翻身了,社會結構還是會隨著經濟面的變動而調整的。

房價負擔比並未創新紀錄

近五年來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也是從四.四左右開始爬升,到二○○六年時爬升到八.二。若是純粹從房價所得比來看,其實目前離一九八八年九.七的購屋壓力,還有一段距離,當然不能以此就推斷房價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畢竟一九八八年當時外部經濟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當時股價上萬點、民間游資充沛,貨幣供給額量大等因素,但是就購屋壓力的係數來看,目前應該還在可忍受的範圍內。

今年房市不會走入泡沫化

對於房價未來的走勢,社會焦點都聚集在,這麼高的房價究竟會不會下跌?以及何時會開始反轉下跌?

彙整今年房市的利多利空因素,今年房市應該還是高檔盤旋的格局。

雖說外部經濟因素不利房市投資,包括房貸利率攀升、房貸額度緊縮下降、斷頭法拍屋可能因此增加,台北市所得總額呈現負成長,政治因素的紛擾方興未艾等等;但是台股重返八千點,提升購買需求的新動能,選舉帶來的政策利多、土地標售創新高價、以及砂石價格攀升壓力等項因素,都支撐房價持續在高點盤旋。

因此初估今年房市在利多與利空因素的交叉影響下,應該會持續維持現況。但無論這兩年房市走勢為何,只要買對抗跌區,掌握易漲難跌的優勢區域,不管房市怎麼走,都不會是房地產的輸家。

(本文刊載於住展雜誌96年五月號)

回覆者:無殼蝸牛 發表數:2994 IP:220.137.87.* 2007-06-18 23:32:49
無為而治=傻蛋=悔悟=無知=無聊=無恥
回覆者:悔悟 發表數:3004 IP:125.225.113.* 2007-06-18 23:21:49
北縣升格縣長抬轎 房價應聲漲幅超過一成

■ 【 2007/06/13 住展雜誌 發布 】

立法院於 5 月 4 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台北縣正式升格為「準直轄市」,未來台北縣在預算分配上得比照直轄市,可以分配到更多資源,在公共建設預算可望增加下,首先受惠的就是北縣的房地產市場,房價、地價已應聲紛紛喊漲。

根據《住展雜誌》的觀察,台北縣升格院轄市消息傳出的第一周,台北縣的幾個推案熱門戰區,包括板橋、中和、新店、淡水,林口與三峽等地的指標個案,馬上將房價調漲了 3%~5% 不等。

在台北縣長周錫瑋的大力促銷都市發展願景下,台北縣 5 月份的平均房價,從 95 年的 20.4 萬元一坪,上漲到 96 年 5 月的 22.7 萬元坪,較去年底上漲的幅度達 11.3% 。

《住展雜誌》發佈最新台北縣房價變動市況,市況顯示,在升格院轄市的利多刺激下,台北縣的房價出現了另一波的漲勢,從 ( 附表 ) 中可看出,台北縣的主要推案地區,從去年底至今年 5 月底的房價,以板橋地區的房價漲幅最大,房價從 31.1 萬元上漲至目前的 35.6 萬元,漲幅達 14.5 個百分點,

漲幅第二名的永和,房價則是從 29.7 萬元上漲至 33.8 萬元,漲幅有 13.8% ,第三名的淡水地區,房價亦從 18.9 萬元上漲至 21.5 萬元,漲幅為 13.7% 。漲幅較少的樹林、汐止與土城等地區,漲幅雖不到一成,但未來不排除出現比價效應而有補漲行情。

觀察 5 月份的台北縣房地產市況,一些去年房價較低的地區,因為該區未來原規劃的大型公共建設可能起死復生,房價出現了補漲的行情,這些計劃包括,淡水的捷運輕軌計劃、新莊的副都心建設,三峽、林口重劃區的擴大規模等都市更新計劃,使上述區域的房價出現了明顯的拉抬。

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說, 不單單是房價發生變化,熱門推案地區的土地,也可以看見大型建商搶地或大批買進的特殊現象,宏盛建設買進淡海新市鎮 3 萬多坪的土地,遠雄建設搶買林口建案周邊的土地,中悅機構原本要賣掉三峽建地的計劃,也突然喊卡,看好後市不賣了。

以林口遠雄要買的土地一坪 45 萬元來看,較 4 月份才成交的同區段每坪 30 萬元土地,漲幅高達 50% ,遠雄還是搶著要,顯見台北縣升格院轄市的利多,已使台北縣好地段的土地也開始搶翻天。

台北縣升格院轄市後,預算規模將將從 750 億元增加至 1,400 億元,可運用資金成長近一倍,過去一年的統籌分配款,將比照台北市,可望從 92 億元增加到 500 億元以上,這些增加的經費,未來可以用來進行各項重大建設。

「有錢好辦事」,升格院轄市後的台北縣,因資金的充足,使原本胎死腹中的都市計劃,有了新的財源,於是包括淡海的輕軌、三峽鶯歌的三鶯捷運線等大型交通建設,或是尚未正式開發的都市計劃,將會重新啟動,預計將會帶動地區房價的堅挺上揚。

身為準直轄市首長的台北縣長周錫瑋, 5 月即邀請了板橋地區的 12 大建商,全力推銷新板特區,並聲稱新板特區的房價,將從目前的 40 萬元,上揚至 50 萬元一坪,看來,全力打造都會新風貌的台北縣,房價將有一番行情可期。

台北縣預售屋近一年房價變動一覽表


區域 95年平均單價(萬元/坪) 96年5月平均單價(萬元/坪) 漲幅(%) 漲幅排行
板橋 31.1 35.6 14.5 1
永和 29.7 33.8 13.8 2
淡水 18.9 21.5 13.7 3
中和 20.5 23.2 13.2 4
新莊 17.9 20.2 12.8 5
新店 25.4 28.4 11.8 6
三峽 13.8 15.2 10.1 7
三重 22.4 24.5 9.4 8
林口 14.3 15.6 9.1 9
土城 18.1 19.7 8.9 10
汐止 17.8 19.2 7.9 11
樹林 14.9 15.9 6.7 12
台北縣 20.4 22.7 11.3

資料統計 : 《住展雜誌》
回覆者:悔悟 發表數:3004 IP:125.225.113.* 2007-06-18 21:30:00
回覆 悔悟 於 :2007-06-18 17:49:45 的發言內容

是超過300萬美金資產者有6萬人

回覆者:悔悟 發表數:3004 IP:125.225.113.* 2007-06-18 17:49:45
回覆 悔悟 於 :2007-05-28 21:21:54 的發言內容

遺產稅1000萬生前贈與免稅
哈哈
你認為多數人會贈與現金1000萬
或者股票1000萬
還是"不動產"1000萬呢?


目前台灣金融資產超過美金200萬者約有6萬人
那麼按金字塔來看''能生前贈與1000萬的
至少有幾百萬(台北一間房子均價應該超過)
不過'''有意願且真正執行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隨便抓個數字100萬吧
其中房屋贈與的約80萬
80萬可能有30萬是手頭房屋更名
那麼50萬所購買的房屋金額是50萬X1000萬
是5萬萬萬即5萬億即5000兆
媽咪阿歐(還不計以1000萬當頭期款者買3000萬者)
這5000兆不動產需求按10年分年執行
每年不動產需求是500兆即5000億
也就是增加不動產需求5000億可連續增加10年
哇哈哈哈

利多阿利多阿大利多

是超過300萬美金資產者有6萬人
回覆者:羅曼 發表數:590 IP:220.229.203.* 2007-06-10 20:53:22
回覆 小P 於 :2007-06-10 11:24:06 的發言內容

唉!仍然比台灣高阿!!

南韓大學學歷的平均薪資約新台幣六萬多,那麼大學生新鮮人起薪可能是五萬多嗎?南韓的勞工有一半是非正式勞工,臨時人員或派遣人員,非正式勞工薪水平均只有正式勞工的二分之一,另外,南韓近五年的消費者物價就超過20%,所以,扣除通貨膨脹的實質薪資就更低了
回覆者:草莓加鮮奶油 發表數:758 IP:218.211.17.* 2007-06-10 20:49:35
樂觀一點啦. 房貸有20年甚至30年的, 沒有銀行規定房貸要在8年裡還完嘛. 就慢慢還, 平常該吃該喝的也不必太摳門, 30年沒還完, 重新辦個轉貸交給下一代繼續還, 日子還是可以過得去的, 信用評等也是一極棒ㄚ. ㄏㄏ
回覆者:好爸爸 發表數:590 IP:59.117.1.* 2007-06-10 18:14:38
回覆 奇 於 :2007-06-10 11:35:40 的發言內容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素質比以前的高職生還差.....領這種薪水算是加薪了.........,大學早已高中化了,不比從前......

哈哈
這種說法也是不無道理
所以起薪還是有成長啦
回覆者: 發表數:3540 IP:59.121.116.* 2007-06-10 11:35:40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素質比以前的高職生還差.....領這種薪水算是加薪了.........,大學早已高中化了,不比從前......
回覆者:小P 發表數:31 IP:218.166.221.* 2007-06-10 11:24:06
回覆 草莓加鮮奶油 於 :2007-06-08 09:09:01 的發言內容

我看過新加坡報導, 說韓國大學生起薪約5萬台幣, 即1500美元.

唉!仍然比台灣高阿!!
回覆者:草莓加鮮奶油 發表數:758 IP:211.78.131.* 2007-06-08 16:49:57
回覆 草莓加鮮奶油 於 :2007-06-08 09:29:25 的發言內容

比爾蓋茲把他的所有財產捐出去了, 所以不需要討論他會不會去炒樓. 全世界目前都是走向M型社會, 房地產和人民需求脫節,已經有全球化的趨勢. 所以人口外移或減少不會撼動不動產的價格, 只有天災和戰爭有可能會嚴重影響. 例如大家最愛講的倫敦豪宅, 那真的是天價, 都是搖滾天王天后或阿拉伯王子在住, 那倫敦沒窮人了嗎? 當然有! 街友呢? 當然也有, 這是資本主義的原罪~~富者越富, 貧者越貧. 住不起倫敦的人只好去住郊區. 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國有工黨, 美國有民主黨這些政黨的勢力越來越大,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保護藍領勞工的權益, 可惜的是台灣沒有一個政黨做得到...

補充一點, 倫敦的豪宅和比佛利的豪宅, 有他先天的條件, 就是富豪的群聚效應. 因為倫敦講英語, 受英國教育的歐洲皇族特愛, 加上有名的歌劇, 音樂會, 各項文化展覽 所以一個一個移民過來, 加上英國政府有計畫的歡迎有錢人來住. 比佛利山莊也因為有巨星加持加上是英語國家, 該區治安特好, 是因為巨星要求警察加派巡邏車.

在台灣的豪宅價錢可能不輸給英美, 但是政策和軟體跟不上, 阿拉伯公主也可能以假結婚真賣淫為理由被移民署拒絕..., 要申請台灣的居留證更是難上加難(不過我不相信有阿拉伯公主要歸化台灣籍),又不是英語國家, 雖然每個年輕人都唸過雙語幼稚園? 至於我們的文化活動, 也有待加強,其實我們的文化特色都在夜市裡面. 跟各主要國家沒邦交, 萬一打仗台灣當地無外館及領事可保護... 所以一直主張國外有豪宅台灣為何不能, 台灣不是不能, 重點是大環境還跟不上.
回覆者:草莓加鮮奶油 發表數:758 IP:211.78.131.* 2007-06-08 09:29:25
回覆 北屯區 於 :2007-05-27 23:38:08 的發言內容

如果蓋\\\茲的軟體都賣不出去,但是靠炒房地產可以比賣軟體好賺數十倍,買幾千棟房屋來出租? 那又why not ? REITs的概念不就是如此 ? 人家生為首富就有他的生財之道,或許\\\覺得發死人財,發國難財,發痛苦財不是他的style,但他不發這種痛苦財,不代表人人都不削發痛苦財

人口外移 ? 人口減少 ?
這一點都不會是房地產必須跌價的藉口,因為,如果我有夠有錢,我會想在台北市精華區蓋\\\一棟五百坪基地,二十層樓的大樓來住,其他住不到的樓層,我空著,我爽,怎樣 ?

對一個財力夠雄厚的企業家來說,他會在台北台中高雄各買一間豪宅,南投信義埔里,嘉義阿里山,日月潭,苗栗三灣內獅各買幾間渡假小屋....如果要問需求有多少,到不如先問問人類的慾望有多少

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國力有多少,完全反映在這個地方的房地產價值上,可以說是完全的正比關係,如果,你認為中國在未來半個世紀是走向國力衰退的道路,那正好現在正是高點,趕快賣一賣,如果相反,中國正在興盛,那現在的房地產價值,可以說是俗到地板上,不買的人,才是棒槌

比爾蓋茲把他的所有財產捐出去了, 所以不需要討論他會不會去炒樓. 全世界目前都是走向M型社會, 房地產和人民需求脫節,已經有全球化的趨勢. 所以人口外移或減少不會撼動不動產的價格, 只有天災和戰爭有可能會嚴重影響. 例如大家最愛講的倫敦豪宅, 那真的是天價, 都是搖滾天王天后或阿拉伯王子在住, 那倫敦沒窮人了嗎? 當然有! 街友呢? 當然也有, 這是資本主義的原罪~~富者越富, 貧者越貧. 住不起倫敦的人只好去住郊區. 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國有工黨, 美國有民主黨這些政黨的勢力越來越大,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保護藍領勞工的權益, 可惜的是台灣沒有一個政黨做得到...
回覆者:草莓加鮮奶油 發表數:758 IP:211.78.131.* 2007-06-08 09:09:01
回覆 羅曼 於 :2007-06-08 08:33:30 的發言內容

韓國大學生起薪7萬5? 你隨便去問問韓國人,隨便上韓國官方統計廳網站,你就知道這不知是那個豬頭記者寫的

我看過新加坡報導, 說韓國大學生起薪約5萬台幣, 即1500美元.
回覆者:羅曼 發表數:590 IP:203.145.192.* 2007-06-08 08:33:30
回覆 好爸爸 於 :2007-06-07 23:39:49 的發言內容


無大把中古屋一起考慮進去
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以新屋24.6坪來看
約是2房
如果以中古屋30.75坪來看
約是3房
其實還滿符合現狀
現在消費主力買的多是2-4房

最近常看到些新聞
"平均所得8年來原地踏步"
"台灣大學生2.5萬起薪 韓國大學生7.5萬起薪"

購屋壓力係數在高點8.2
一方面是反映房價過高
另外一方面
會不會是反映很多人看好2008後
兩岸三通後
原地踏步的所得
可以大幅成長?

假設房價不變
如果所得成長1成
購屋壓力係數為7.5
如果所得成長2成
購屋壓力係數為6.8
6.8-7.5就大概是在"台北市購屋壓力走勢"的中間值了

和大家分享

韓國大學生起薪7萬5? 你隨便去問問韓國人,隨便上韓國官方統計廳網站,你就知道這不知是那個豬頭記者寫的
回覆者:好爸爸 發表數:590 IP:59.117.20.* 2007-06-07 23:39:49
回覆 無殼蝸牛 於 :2007-05-27 19:55:01 的發言內容

台北市平均每年每戶可支配金額約..123萬

123 * 8 = 984萬..

若以新屋來看...

984 / 40(萬/每枰) = 24.6 坪

公設30%, 可利用空間 24.6 * 0.7 = 17.22 坪

10年RC中古大樓, 8成來算

984 / (40(萬/每枰) * 0.8) = 30.75 坪

公設30%, 可利用空間 30.75 * 0.7 = 21.53 坪

若中古大樓公設較低, 約20%, 可利用空間為 24.6 坪

以目前少子化來看, 24.6坪..的確是有可能, 不過 32萬, 要選台北市10年左右中古大樓, 品質可能會差一點...公寓..就要看你要的是好地段, 還是好房子..

不過就你說的..這的確是台北居民的悲哀, 多數人財富去拱那少數人...


無大把中古屋一起考慮進去
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以新屋24.6坪來看
約是2房
如果以中古屋30.75坪來看
約是3房
其實還滿符合現狀
現在消費主力買的多是2-4房

最近常看到些新聞
"平均所得8年來原地踏步"
"台灣大學生2.5萬起薪 韓國大學生7.5萬起薪"

購屋壓力係數在高點8.2
一方面是反映房價過高
另外一方面
會不會是反映很多人看好2008後
兩岸三通後
原地踏步的所得
可以大幅成長?

假設房價不變
如果所得成長1成
購屋壓力係數為7.5
如果所得成長2成
購屋壓力係數為6.8
6.8-7.5就大概是在"台北市購屋壓力走勢"的中間值了

和大家分享
回覆者:悔悟 發表數:3004 IP:125.225.107.* 2007-05-28 21:22:20
遺產稅1000萬生前贈與免稅
哈哈
你認為多數人會贈與現金1000萬
或者股票1000萬
還是"不動產"1000萬呢?


目前台灣金融資產超過美金200萬者約有6萬人
那麼按金字塔來看''能生前贈與1000萬的
至少有幾百萬(台北一間房子均價應該超過)
不過'''有意願且真正執行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隨便抓個數字100萬吧
其中房屋贈與的約80萬
80萬可能有30萬是手頭房屋更名
那麼50萬所購買的房屋金額是50萬X1000萬
是5萬萬萬即5萬億即5000兆
媽咪阿歐(還不計以1000萬當頭期款者買3000萬者)
這5000兆不動產需求按10年分年執行
每年不動產需求是500兆即5000億
也就是增加不動產需求5000億可連續增加10年
哇哈哈哈

利多阿利多阿大利多
※ 本討論文章係由該作者擔保其合法性,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