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社區

大家薪水沒增加,房地產漲要賣給誰,會長久嗎?簡單的問題與答案!
發表者:買不起房子的人  發表數:388 IP:218.210.45.* 2006-05-20 21:42:02

台灣若全省平均房價漲2成左右,很多人擔心房價是不是會一去不復返?會不會現在不買就來不及呢?是否要追?未來房價會創新高嗎?醒來吧!別忘了你身在何處。

這一兩年,到了星期六打開報紙,你會看到一份15元「水果報紙」,銷售房地產廣告卻高達30篇,很多房市廣告找名人代言、『賣力演出』,我認為這樣的市場已經過熱了,因為這個市場沒有想像中的好,當大家都用湯、用泉、用裝潢,積極增加誘因促銷的時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出貨』。

市場在出貨的時候,不可能「俗俗賣」,因為大家都認定:便宜沒好貨。當這個市場都在『創造價格』、價格在『跳著漲時』,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這不是景氣,而是一個反市場操作的心理,所以投資人、自用型都要特別注意,留住青山、留住實力,就是稱霸市場的大哥,因為有錢,就有膽!

政府及投資客聯手作多,行情是『鏡花水月』、還是『明日價格』?

目前市場是政府及投資客積極作多,點燃火車頭工業,金融、資產、建築業,處處充滿濃濃的作多意味。因為低利率、及低稅率引起大家的投資、購屋衝動,但卻忽略隱藏的高風險,有些地方的價格已經高到盡頭,也就是市場價格已把未來兩三年的漲幅一次反應完了,但為什麼你還是會買?是險中求利、穩中獲利或是幫人高檔解套?想明白、看清楚,房價再上漲的動能在哪兒?空間在哪兒?

第一是,建商營造的熱鬧氣氛,現在建築商是每天、每月營造檔期,什麼元月檔期、正月檔期、329檔期、4月分檔期、端午節檔期、928檔期、10月檔期、年底檔期,我認為市場已經沒有所謂的『檔期效應』,只有市場價格合不合理,價格合理,則天天都是329檔期,價格不合理,即使329檔期,也沒用!

因為建築商、銷售公司希望增加誘因,營造買氣,就像當你要買東西,也是要有一些打折、促銷,來引起購買動機,讓你衝動來買。所以你要判斷這個價格合不合理,要靜觀其變,要戒急用忍!期待總是美好的,但是日子總是要過,要知道當你花了這麼多代價去追買,等到房價一回檔,一生的積蓄也就毀於一旦了。

第二原因是,過去的房貸利率是7∼8%,現在是2%,過去要付三、四倍的錢,現在只要用一倍的錢來買,所以你會擴張購買慾望,擴充購買力,但是沒有考慮到整個市場若變化,會產生價格下殺壓力,完全忘記了這個買氣的市場是由政府營造出來的,因為其他產業並沒有上來。撐住市場只為求買氣持續,等待兩岸關係釋利多!



台灣的經濟只有一個火車頭產業上來,讓人誤以為這是景氣來了,價格有往上漲的動能,但是如果價格愈買愈高的時候,投資者已沒有獲利空間了,也就是買的人愈來愈少、要賣的人愈來愈多,市場就會形成下殺。

我發現大部分法拍價格,已經追到市場的價格,也就是說法院的房子有一些產權上的瑕疵,或不知道裡面住了多少人,還不知道處理要多少費用,你就大膽去搶進的時候,就代表投資客在瘋狂搶購準備要付出代價,但瘋狂的價格,投資客不會留著自己用,而會留給下一個接棒的人,就是你!像是吹氣球,看誰是最後一個!

因為投資客買房子為的是將本求利,除非市場反轉,投資客斷頭殺出,你才有可能撿到便宜貨。

下一個接棒的人就是呆呆的自用型、或者對房地產不了解的人,只想到有錢就可以買房子的人,這樣的莽撞與失去理性的衝動,所做成的決定會付出代價,那代價就是套牢的『時間跟金錢』。

假使要判斷房子的價格合理不合理,你可以把謄本資料調出來,如果是從法院拍得的,或者是剛過戶移轉,在買的時候更要深思價格合不合理。

------------------------------------------------------------------------------------------------------------------------------------------

『價漲量縮』,價格會下修,『價漲量增』,價格才有撐!

過去房地產的交易歷史裡,很多人是10年前買的房子,到現在還沒有回到10年前的價格,變成心中永遠的痛。如果價格不是平穩上來,就有下壓的風險,也就是當價漲量縮的時候,代表這個量是少數人營造出來的量,少數人購買的量,不足以代表市場,以後價格一定下修。

現在市場價格呈現兩極化,因為郊區還是不好,市區、地段好、機能好的地方在創新高,顯然這些籌碼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上。房地產投資和股市不同,股票的量是掌握在所有有興趣的投資大眾手上;但房地產的量是卻是集中在少數建商或者開發商的手上。

所以產品兩極化、價格也是兩極化,未來住宅的品質會比較好,利率處於低檔,換屋的自用型會出現,他們喜歡行諸於一個觀念,就是土地日漸稀少,價格可以撐住,所以如果自用型選擇地段好、品質好,價格會創新高,下檔會有撐,地段差、品質差,價格會破新低,二手市場依舊沒有空間。
投資客大膽搶進,自用型要戒急用忍啦!

------------------------------------------------------------------------------------------------------------------------------------------

現在的市場是,賣貨的人一大堆,都期待自用型的人出來買,因為投資客不會出來再接手房子。不要以為刀子在往下墜的時侯,你可以順勢接到刀柄,事實上受傷的機會遠大過賺錢。

現在的市場裡,投資客大筆搶進,而且搶進市價的時候,代表手中的貨愈積愈多,假設獲利從五成down到四成、三成、一成,代表市況去化率已沒有想像中得好。因為投資客希望藉著預售屋、成屋去拉抬價格,他們想賺差價,讓市場憨呆的人去買。

對投資客來說,十件貨裡,只要有一件可賺到四、五成,就能彌補另外一個不太好賣的貨、價格不太對的貨,所以當這個市場投資客充斥時,自用型的人不應該急於這個時候介入,除非你想當主力與作手、或者是只為製造市場銷售率!

因為只要等到市場反轉,才是一個好買點,『任何悲觀的時候都是你買貨的時候』,『任何的利空出現皆是買點』,『任何利多出現都是賣點』,所以應該是逆勢操作,不管預售屋、成屋都是在創造價格、提高誘因,來營造銷售的春天,因為建商只想趕快出貨,把錢換回來。
現在整個市場仲介公司的貨有八、九成是裝潢過的,美輪美奐,如詩、如畫、如夢,都很漂亮,但是仔細一看才知道裝潢的不專心,還要花錢再改正,因為他只給你一個漂亮外表,為了是出貨、為了賺錢,實用耐久就免了!

如果你買的房子價格,已經接近附近新成屋或五年新屋的價格,那麼這個舊房屋的價格是不對的,新舊之間要有一段落差,新舊房子之間,假如只有10到15%的差距,或接近八成的價差,都是價格不合理的地方,價差應該要達到七折以下,比較合理


"這邊可以初略分成兩類人,
一類居住需求的人群,另一類是投資導向的人群.."


這樣的說法我非常認同,我也認為是最貼切的說法。
之前會和你爭執,完全是因為我非常不認同所謂”業代、投資客炒家、建商”之類的字眼。

畢竟,你所說的兩類人(針對像我們這樣的小百姓),其實也是要相互包容的。

回頂端

回覆者:mable 發表數:19 IP:220.139.74.* 2006-06-23 23:13:56
對啊!房價真的漲得離譜,有錢人真多啊!政府相關單位怎麼不幫我們這種市井小民想想辦法?真想遊行抗議......
回覆者:bin 發表數:984 IP:61.228.30.* 2006-06-23 18:08:54
回覆 bin 於 :2006-06-23 16:41:03 的發言內容

話題:為何房價居高不下?
http://realestat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119423&cat_en=realestate_middle

房子賣不出去到底該怎麼辦?
http://www.qfun.com.tw/phpbb2/viewtopic.php?t=12176
回覆者:chehan 發表數:123 IP:220.130.223.* 2006-06-23 18:07:14
不是很多人期待房價下修嗎?

還鼓吹一個觀念,說”國際普遍認定的房價合理標準是,每月分攤在支付住宅的利息與本金在一個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下。”

既然大家都口袋這麼麥可,我看建商也只好照大家吹牛的劇本演出---繼續調高房價吧。
回覆者:chehan 發表數:123 IP:59.120.20.* 2006-06-23 18:05:21
看了這看版的前幾篇,才驚覺年輕的有錢人真多???

主題:大家買房的條件

http://realestat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119886&cat_en=realestate_north1&body_page=1
回覆者:bin 發表數:984 IP:61.228.30.* 2006-06-23 16:41:03
話題:為何房價居高不下?
http://realestat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119423&cat_en=realestate_middle
回覆者:希臘印象 發表數:181 IP:203.72.67.* 2006-06-23 13:22:03
我現在才知.
臺灣有錢人真多ㄚ...
到處都是剛推案就熱銷7成.
或是僅剩幾戶.
台北市它們開價一坪.(最低40萬巴...)
差不多是我的年收入耶..
大家都好會賺錢ㄚ..
我只好繼續買我的大樂透了.
作我的大頭夢了...

回覆者:bin 發表數:984 IP:61.228.30.* 2006-06-23 06:51:46
台灣面臨「未富先老」及「未老先退」兩大難題

2006.06.23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行政院經建會頃公布最新人口推計,指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兩年前經建會推計,民國一一一年台灣人口將呈零成長,此次推計指民國一○七年台灣人口就會零成長,比原預計時程早四年。

實際上經建會近年人口推計誤差之大,誠可謂「罄竹難書」。例如民國八十九年夏天,推計民國九十三年新生兒人數將達三十二萬人,但實際上該年新生兒數目僅二十二萬人,在短短的四年間,新生兒數推計誤差高達十萬人,實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我們曾建議,既然人口問題如此嚴重,人口推計誤差又如此驚人,則政府人口推計理應由兩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這一方面可提升推計準確度,也可及時提出警訊,促請朝野正視。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最近行政院準備召開「經續會」,集思廣益,尋求人口問題對策,我們至表支持。而增加人口推計頻率、減少人口推計誤差,正是最基本且應先採取的措施。

對於台灣人口難題,許多人認為日本的案例值得我們參考。例如經建會提供的推計說明即指,台灣與日本人口老化速度居全球前二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率,由七%增至一五%,日本及台灣都只要廿六年,相對而言,法國為一三一年,瑞典八十八年,美國為六十六年,德國四十四年。

另老年人口比率由一○%增至二○%,日本花了二十一年,台灣推計僅需二十年,相對而言,法國需七十六年,英國需七十四年,美國則為六十三年。究其原因,是台灣與日本在二戰之後出現的嬰兒潮,新生兒暴增程度遠較歐美諸國為高。而近二十年台日兩地新生兒又呈驟減之勢,此與歐美國家生育率平緩上升後平緩下降,趨勢顯著不同。


經建會也指出,廿年之後(即民國一一五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達二○.六%,與日本目前水準(去年為二○.四%)相近。因此就人口問題而言,「日本是台灣的鏡子」。

過去十五年日本深陷泡沬經濟泥淖,飽嘗通貨緊縮苦果,我們認為與人口結構不良有密切關係。少子化短期內先降低總需求,造成產出與物價下跌;長期間勞動供給也減少,造成產出下降、勞工成本上升。而日本政府因應結構性經濟衰退,卻不斷祭出「短期刺激景氣方案」,一再擴大政府支出及減稅,造成現今政府債台高築。觀察台灣過去十五年總體經濟狀況與政府對策,明顯也有「日本病」的病癥。近年台、日人口趨勢與經濟情況,相似度至少達七成。

今後台灣的人口問題,甚至比日本還棘手。在少子化方面,台灣去年婦女總生育率僅一.一二人,比日本的一.二五人還低。而台灣這一數字已包括大陸及東南亞外籍新娘生育的新生兒。現今台灣每四個新娘,就有一個是外籍及大陸新娘;新生兒之中,每七個就有一個是外籍與大陸新娘所生。如扣除這部分,台灣本地婦女的總生育率已降至一以下。相對而言,日本人娶外籍新娘的比重,以及新生兒出自外籍新娘比重,均遠較台灣為低。此顯示台灣少子化問題,較日本尤有過之。

另方面,與日本相較,台灣顯然有「未富先老」問題。二○○四年台灣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一四二七一美元,該年日本為三三三九○美元,日本人均所得是台灣的二.三三倍。廿年後,台灣老年人口比重升至目前日本水準,到時台灣每人GDP能達目前日本水準嗎?依過去十年經驗這種可能性甚低。

一九九七年台灣每人GDP為一三九○四美元,至前年僅增至一四二七一美元,八年之間增加極微,可說原地踏步。日本在同一期間,所得增幅也與台灣類似。也就是人口快速老化的國家,所得增長特別慢,幣值也易貶難升。台灣因少子化使勞動力不足,如勞動生產力又未見提升,則人民生活水準將長期停滯不前。可斷言廿年後台灣人民處境將遠不如今天的日本。

最後,台灣「未老先退」問題,也遠比日本嚴重。以高齡(六十五歲以上)勞動參與率言,二○○三年台灣為七.八%,遠低於日本的二一.八%及南韓的三○.七%,僅比法國一.三%及德國二.八%略高。最近歐美國家限於財力,紛紛修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或領取退休金年限,台灣卻反其道而行,領取勞保老年給付的平均年齡,已降至五四.九歲;許多軍公教人員五十歲退休,將坐領三十年退休金,且所得替代率高達九成。報載近年軍公教退休金支出,已與全國綜所稅稅收相當,如再不痛下決心改革,台灣財政與經濟將同步、快速沉淪。
回覆者:買不起房子的人 發表數:388 IP:218.210.45.* 2006-05-21 11:03:11
房價上漲幅度 遠高於所得成長


負責執行這項調查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政府從九十一年開始做這項調查。所謂「購屋痛苦指數」,即房價除以年所得的比例,也就是民眾的購屋負擔,就從當時的五攀升至去年第四季的六.九,為歷史新高,表示房價上漲的幅度遠高於所得成長,是一大警訊。

全省各地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台北市以八.九年「奪冠」,代表台北市民平均不吃不喝八.九年才能夠買房子。其次是台北縣的六.七年,桃竹縣市六.五年、高雄縣市六.五年、台中縣市六.一年。

比起其他國家,台灣的購屋負擔偏高。國土規畫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資深研究員華昌宜指出,房價除以年所得的比例,合理的數字應為五左右,美國約為四,和台灣所得水準近似的韓國只有五。

他最近到東京考察房價時感到吃驚的是,他看了東京六本木的兩棟新房,每坪價格和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平均數新台幣五十萬元不相上下,但日本所得是台灣的兩倍,而且房子的品質更超過台灣。

韓國:5%以上的調薪

在韓國,大學畢業生這幾年,更似乎人人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國民所得在亞洲金融風暴後,一路追趕成長,不僅站上15,000美元,更在去年超越台灣。韓國的外資投資金額也超過台灣3倍以上,加上股市漲幅與房地產不斷上揚,成就了韓國上班族近幾年的薪資不斷攀高。

根據韓國雇主協會(Korean Employers Federation)的統計,去年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含每月紅利)折合新台幣約6萬2千元,等於比台灣多出1倍、也比日本高出數千元。

這個「偏高」的數字,著實令台灣人咋舌與驚訝。分析背後原因,除了韓國物價較高(約為台灣的1∼1.5倍),以及韓國家庭多靠1位男性養家、女性婚後多不工作,勞工團體以此作為與雇主的薪資談判籌碼有關。

但撇開物價與社會文化的差異,韓國近幾年因經濟繁榮所帶動的薪資成長,平均都有5%以上的水準(前年5.7%,去年5.5%),遠高於通貨膨脹率,相對令台灣廣大受薪階級黯然失色許多。

韓國上班族對前景充滿蓄勢待發的氣氛,外來人感受最明顯。

37歲的蔡俊傑是遠東航空派駐在韓國仁川機場的督導,他以每天親眼所見的的工作環境比喻:「看到機場入出境大廳的人潮,一天比一天洶湧,你就知道他們信心從何而來了!」

事實上,韓國受高等教育所佔人口的比例達6.56%,高於台灣(5.28%)與日本(3.12%),但年輕人的就業與薪資問題卻不如台灣嚴重。

2000年,台灣與韓國的失業率曲線,成反比發展。自那年開始,台灣走進5%的高失業風暴,逐年下降有限。這一年卻是南韓失業率從6.3%高峰,一路往下走低的開始,去年降至3.7%,低於台灣的4.13%。
香港:2004年風光再起

在亞洲地區,香港從前年開始,也是景氣全面翻升的1年。

8%的經濟成長率,讓香港的失業人口,創下近年新低。從2003年SARS重創時期的31萬人,降低至18萬人以下。失業率也從7.9%高峰降至今年第1季的5.2%對大學畢業生來說,第1份薪水更是值得樂觀期待的。

根據美商惠悅(Watson Wyatt)企管顧問公司的薪資調查報告,香港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在2003年因SARS創下新低,總平均僅有9,664港幣(折合新台幣約3萬9千元),但隔年增加至10,047港幣(約新台幣4萬1千元),去年則為10,492港幣(約新台幣4萬3千元),成長率都在4%左右。

香港各大學每年都會在網路上公布畢業生的就業調查,從畢業生的起薪高低,就可一窺當年市場需求的概況。

以知名的香港科技大學為例,2004年全體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10,688港幣(約新台幣4萬4千元),2005年則為11,554港幣(約新台幣4萬7千元),成長率更達8.1%。

台灣:88%企業未調薪

近2年,當鄰近的日本、韓國、香港大學畢業生步入就業市場時,經濟活絡、對前景充滿期待,台灣呢?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前年國內經濟成長達5.7%,但是仍有88%的企業沒有任何調薪動作。
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無疑是台灣上班族最大的痛苦來源。去年平均薪資成長僅1.38%,物價成長卻達2.3%,每個人的荷包其實都在縮水。其中又以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受害最深,所有矛頭都指向就業市場供過於求的大學生人力。

「碩士畢業以前總平均大概有3萬∼3萬5千元,現在不少企業掉到2萬8千元到3萬元之間,」在人資業界相當活躍的遠傳電信人力資源副總吳炳耀指出。尤其台灣為數龐大的中小企業,最擅長以降低成本來換取競爭優勢,壓抑薪資成長的幅度往往比大型企業來得兇猛。

位於彰化的利勤實業,以生產高科技針織網布為主,專為NIKE、adidas、Reebok等國際知名品牌開發新式布材,員工人數近200人。

在利勤實業,大學畢業的業務助理起薪僅有2萬2千元∼2萬3千元左右,「這幾年幾乎都沒什麼變動,」總經理吳寧補充,「除非是碰到比較優秀的年輕人,我們才會樂於多給一點。」

好工作減少才是關鍵因素

但吳炳耀認為,整個薪資失衡的關鍵,還是出在工作機會的流失,尤其是「好」的工作機會。

政大企管系教授吳思華曾對此有感而發。寶僑家品企劃部副總經理蘇瑞明是他的學生,研究所畢業後,陸續被寶僑送到美國與大陸市場歷練。「以前像蘇瑞明有一樣機會的學生很多,但這幾年卻越來越少聽到了。」

雖然台灣企業近幾年國際化布局擴大,增加不少上班族到海外市場歷練的機會,但吳炳耀指出:「那只對有經驗的中高階人才有利,尚未累積足夠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並不適用。」
當年輕人選擇「好」工作的機會減少,整體薪資自然難以拉抬上來。

漢珍圖書公司業務副理劉毓欣,民國86年從圖書館系畢業後,到私立大學擔任圖書館員,起薪約3萬3千元。

「但現在大學剛畢業的圖書館員大概只有2萬8千元∼2萬9千元左右,而且連學校也改用約聘人員,一年一聘,大部份還要求碩士,才有可能被面試,」劉毓欣不勝唏噓地說。

就連在薪資較有競爭力的金融業也不例外。

倍立投信行銷企劃協理佘曉光,11年前從美國念完碩士回國,進入投信業的指標公司光華投信(後被荷銀投信併購)擔任研究員,當時起薪是3萬8千元,「但現在有不少同業只給到3萬5千元!」

27歲的張建強(化名)是這一波低薪潮流中畢業的大學生之一。2001年畢業時,他花了將近半年才找到第1份工作,在1家小型製作公司擔任製片助理,月薪1萬8千元,他不禁感嘆:「當時真的有一種我幹嘛念大學的心情!」

低薪青年:5年多出10萬人

在這一波大學畢業生起薪停滯的寒流中,多數人可能尚未意識到的是,台灣社會正集體創造出一個新族群──「低薪青年」。

如果以民國90年前,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都超過2萬5千元作為觀察指標,大學以上學歷的上班族,約僅有5%上下的人,月薪所得會低於此一水準。

但從民國90年後,這個穩定的百分比卻開始出現變化。
「低薪青年」每年正以1個百分點的增加速度悄悄擴散中,去年已突破了10%,人數由5萬3千人一舉增加到15萬4千人。等於近5年來,台灣社會多出10萬低薪青年大軍。

低3年不吃不喝,才能還完貸款

根據教育部去年委託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所做的一項調查,一名私立大學生4年的學雜費與生活費,將對1個家庭帶來近100萬元(94萬多)的負擔。助學貸款人數連年創新高,加上全體大學生有28%來自年收入50萬元以下的家庭,「低薪青年」如果想靠不到2萬5千元的薪水還款,至少得維持3年以上不吃不喝才能清償學費。

年輕人貧富差距擴大

在低薪青年人數持續擴散的過程中,台灣年輕人之間的所得差距似乎也在擴大。來台多年,草柳理砂觀察,日本企業給予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一致性比較高,行業別之間並沒有太大差異。根據日本勞動省的統計,去年男性大學畢業生起薪折合新台幣約5萬5千元左右,除了礦業與不動產業分別高出5千與3千元外,其餘業別大都緊貼這個數字,差距都在微小的「幾百元」之間。

「但台灣服務業的薪水一直上不來,電子業卻可以往上走,台灣年輕人的所得高低差異感覺比日本大,」草柳理砂細膩的觀察,有數字可以佐證。

根據勞委會統計,住宿與餐飲業給予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最低到19,983元,但與資訊業相關的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最高卻可達3萬元。在一高一低之間,年收入就有12萬的差異,如果把電子業的股票分紅獎金算進來,差距更大,也導致年輕人容易亂跳槽。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韓志翔指出,像日本與德國因為行業別薪資差異小,「人才穩定度相對高,雇主也較有培訓意願。」
匯豐銀行信託投資部副總裁楊偉凱經常在媒體與上班族分享理財觀念,對於上班族想靠薪水致富,也不禁指出:「選對行業是重要關鍵。」

這個建議對台灣年輕人想要在所得惡化的就業結構中奮力求生,雖然務實,卻也不容易。

事實上,年輕人的就業與所得惡化問題,在國際間受到的討論越來越多。日本、韓國、香港都曾經有過景氣衰退、就業不易、薪資不高的苦日子,唯有整體社會發展經濟,才能讓年輕
回覆者:Sakura 發表數:2240 IP:219.84.152.* 2006-05-21 10:54:30
回覆 Jacky 於 :2006-05-21 10:51:52 的發言內容

上海是蠻誇張的,這個在大陸也有一堆討論分析

以東京來看的話,他們的GDP是我們的1.5倍
若是以這樣的水準來看的話,台北房價若高於
37萬/坪的話,我們能說比他們便宜很多嗎?

除非櫻花所寫的數據是一坪200萬台幣,那就真的差很多

35000 是日本全國平均
如果只算 東京都

應該超過35000 USD 非常多
回覆者:Jacky 發表數:20 IP:218.167.171.* 2006-05-21 10:51:52
回覆 Sakura 於 :2006-05-21 10:23:26 的發言內容

上海每坪價格24萬
GDP :4000 USD/year

東京: 每坪價格200萬
GDP : 35000 USD

上海是蠻誇張的,這個在大陸也有一堆討論分析

以東京來看的話,他們的GDP是我們的1.5倍
若是以這樣的水準來看的話,台北房價若高於
37萬/坪的話,我們能說比他們便宜很多嗎?

除非櫻花所寫的數據是一坪200萬台幣,那就真的差很多
回覆者:Sakura 發表數:2240 IP:219.84.152.* 2006-05-21 10:23:26
回覆 Jacky 於 :2006-05-21 10:03:25 的發言內容

不知道這位大大是否可以提出一些較具體的數據
例如東京、香港、上海每坪價格及每人的GPS
印象中這些都市中心幾乎都是摩天大樓,地狹人稠
人口密度非常的高
台北市中心要發展到這種階段,還要多久的時間呢?
拿我們現在去跟他們現階段來比,合理嗎?
建築品質的因素有沒有考慮進去呢?
另外國際熱錢投資,也是要炒作而已,沒人接手
他會繼續加碼嗎?

上海每坪價格24萬
GDP :4000 USD/year

東京: 每坪價格200萬
GDP : 35000 USD
回覆者:Jacky 發表數:20 IP:218.167.171.* 2006-05-21 10:03:25
回覆 Johnson 於 :2006-05-20 23:45:13 的發言內容

薪水沒增加, 房價卻漲了2-3成, 當然會覺得買不起, 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薪水沒有增加, 每年台灣仍然創造出很多的富人, 他們不會覺得買不起;

台北的房價對於許多人來說, 真的是貴的很離譜, 但相對於香港 上海 東京的房價來說, 卻是非常便宜, 國際熱錢可是搶著進入台灣買房地產, 一點也不會手軟;

買不起的人的確是很多, 但買的起的人也不少啊, 股市有一句話, "空頭不死, 多頭不止"......

不知道這位大大是否可以提出一些較具體的數據
例如東京、香港、上海每坪價格及每人的GPS
印象中這些都市中心幾乎都是摩天大樓,地狹人稠
人口密度非常的高
台北市中心要發展到這種階段,還要多久的時間呢?
拿我們現在去跟他們現階段來比,合理嗎?
建築品質的因素有沒有考慮進去呢?
另外國際熱錢投資,也是要炒作而已,沒人接手
他會繼續加碼嗎?
回覆者:Johnson 發表數:98 IP:218.162.62.* 2006-05-20 23:45:13
薪水沒增加, 房價卻漲了2-3成, 當然會覺得買不起, 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薪水沒有增加, 每年台灣仍然創造出很多的富人, 他們不會覺得買不起;

台北的房價對於許多人來說, 真的是貴的很離譜, 但相對於香港 上海 東京的房價來說, 卻是非常便宜, 國際熱錢可是搶著進入台灣買房地產, 一點也不會手軟;

買不起的人的確是很多, 但買的起的人也不少啊, 股市有一句話, "空頭不死, 多頭不止"......
※ 本討論文章係由該作者擔保其合法性,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