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內容 ?>
平面圖上藏玄機
建設公司所提供的預售屋平面圖,並沒有按真正的比例。
常常有人買房子,等到交屋時,才發現房間的大小比例和自
己想像中差很多,也比樣品屋小,但是卻和建設公司出示的
平面圖尺寸相同,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有些建商在畫平面圖時,根本沒有照真正的比例畫。
如果房間很小,就把它畫成一條小溪流;周邊有塊小綠地,
平面圖上就成了一片大公園。內行人唬外行人,你可能只買
到一個「紙上的」大房子。尤其是樣品屋、模型屋,花樣就
更多了。
按建築法規定,計算房屋面積時,是從牆的中心線(牆心)
來計算坪數,如果一面牆厚十二公分,牆心到牆的外皮有六
公分,建商在蓋樣品屋時,就把牆做成薄薄的一片,如果屋
內有兩道牆,房屋寬度就淨差十二公分,當然比蓋好的房間
大。
所以光看平面圖或樣品屋,並不見得就知道房屋成形後的正
確格局,再加上窗戶的大小、位置、高度,也可能和實際情
況有出入,更別提室內、室外的建材,用的是高級品或劣質
貨。
-------------------------------------------------------------------------------
公設比,吃定你
坪數灌水,花大錢買到虛坪數。
一般建築物少不了公共設施,不少建商於是利用「公設
比」,大玩「親愛的,我把房子變小了」的遊戲。比如契約
上雖然載明私有面積和公共面積的坪數,結果拿到房屋所有
權狀時,室內實際坪數卻縮小了,全部跑到公共面積上去,
原來連水塔、屋頂、樓梯間、花台、陽台、走道、地下室…
等等,不管你用不用得到,統統算「公家共有」,要你付
費。
像公共花台,根本很少人使用,建商一蓋半坪大,如果那個
地方一坪是二十萬元,你就白白耗掉十萬元買花台,豈不冤
枉!用「公設比」讓實際使用坪數縮水,這還是比較有良心
的建商,有些不肖商人,甚至明目張膽鑽法規漏洞,讓消費
者當冤大頭。
例如:
依據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第三十一條規定:「建築物之竣工
尺寸高度誤差在百分之一以下,未逾十公分;各樓地板面積
誤差在百分之三以下,未逾三平方公尺;其他各部誤差在百
分之二以下,未逾十公分者,視為符合核定計畫。」三.三
平方公尺約等於一坪,市價可能要二、三十萬元,所以有些
存心占便宜的建商,就在購屋契約上附加一條「但書」:蓋
好的實際坪數誤差在某個百分比以內,概不負責。而讓消費
者就算明知道他會渾水摸魚,讓房屋縮水,但於法有據,又
能奈他如何?
-------------------------------------------------------------------------------
建商倒店,消費者倒楣
建商惡意倒閉,拿了錢,不交屋。
房價一直落,地價卻居高不下,再加上銀行高額的貸款利
息,現在不少建商都在度小月,被拖垮的建設公司也時有所
聞。萬一房屋銷售情況不佳,建商撐不住,房子蓋到一半就
倒閉了,消費者繳出去的錢可就泡湯了。還有的標榜「工程
進度 0 付款」,於是建商拚命趕上,預期三年才蓋好的房
子,一年不到就完工了,巨額的繳款壓力如泰山壓頂,沒有
心理準備的購屋者只好成為「斷頭戶」。
筆者的朋友就曾在天母預訂一戶蜜月屋,打算新婚時居住,
說好每月繳一期工程款五千元,沒想到房子愈蓋愈快,最高
記錄曾經一個月繳六期工程款三萬元,最後朋友不勝負荷,
只好放棄。
報上也曾刊載,某個搶銀行的人犯,犯案原因,就是因為購
屋貸款繳款頻率比他預期的還快,付不出錢來,才鋌而走
險。所以,購買預售屋有太多無法預測的變數,以上只是冰
山的一角而已。
所幸政府已正視這個問題,準備在八十五年二月實施優良建
商標章制度,凡是符合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投資業申請識別
標誌辦法」的建商都能得到一個識別標誌,未來消費者就可
以根據標章,在良莠不齊的房地產市場中,做較好的選擇在
法案尚未通過以前,有意購買預售屋者,為免吃虧上當,不
妨向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索取「預售房地買賣契約書」,在其
中許多常見的糾紛,如面積計算、產權登記、解約、貸款等
等問題,都包含在內,可以預先了解業者可能設下的陷阱,
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