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內容 ?>
今天有兩則有關有錢人VS房地產的消息或言論,兩者看似無瓜葛,其實卻殊途同歸;因為箇中因素,不但都和華夏民族長期「有土斯有財」有關,甚至華人世界數千年專制帝制之遺毒,也脫不了干係。
第一則是,根據對岸一家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大陸共有96萬名千萬級富豪;而除了最大宗的企業主外,靠炒房致富者排第二,比例達兩成,比炒股及金領階級比例還高。
第二則是工商時報今日『觀念平台』單元,為文者是台灣創意經濟協會理事長,同時是文化大學創意產業中心主任的李欣龍。該篇文章以宜蘭綠博及蘭陽博物館為起頭,提出宜蘭無煙囪產業發展的成功典範;不過內文帶到,國外先進國家富豪,多會想盡辦法移往郊區打造或購置豪宅,台灣有錢人卻恰恰相反,是拼命往精華區移動置產之現象。
李教授這篇「讓有錢人從城市豪宅移居鄉下」一文,標題看起來像批判房地產豪宅現象,實質上則有promote宜蘭觀光產業及區域發展的意味。無論如何,該文點出的現象,不只在台灣,任何華人世界都差不多。中國最貴的豪宅也集中都會區,諸如北京、上海等等,儘管有些是在郊區,但市區仍不少。香港最貴豪宅好像在郊區,但香港是個彈丸之地,很難真的區分城市與鄉下。
翻開中國歷史會發現,帝制時代有錢人都住在皇帝住的宮殿四周圍,稱為京畿。一開始是基於就近管控監視的出發點;畢竟皇帝都怕人民造反、取而代之;而造反不只需要兵,更需要錢,因此看住有錢人很重要。久而久之,變成有錢人彰顯身分地位的証明;只要能搬到皇宮四周,肯定是身分不凡、家財萬貫者。這樣的思維至今沒有改變;台北市哪裡是豪宅集中區?信義計畫區!答案昭然若揭。
中國人還有「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華人民族有一種根深蒂固,必須擁有房契、地契才安心,才能累積財富的思考,因此歷來華人世界的有錢人,泰半是地主,炒地皮、炒房地產致富者更經常看到。兩現象相加相乘,就變成豪宅集中首都或都心,人人都要買房,都會房地產炒作容易,炒房客極易一夜致富。
華人世界出現民主體制已屆百年,然上述京畿迷思依然存在,有土斯有財觀念更是揮之不去。這些現狀,恐怕不是光靠無煙囪產業,改善鄉間環境可以改變;或許真能吸引富豪前往,但充其量不過是到那邊多添購一間度假別墅。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