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內容 ?>
看懂置入性新聞
•陳凝觀 2008/05/28
受限於媒體經營越來越困難,以至於各家媒體對於『置入性行銷』的依賴也就越來越高。而各大建設公司、各大基金公司以及各家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
受限於媒體經營越來越困難,以至於各家媒體對於『置入性行銷』的依賴也就越來越高。而各大建設公司、各大基金公司以及各家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都可能是財經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大金主,只是作為讀者的你不知道而已。
這種『置入性行銷』式的新聞,只能看看就好,千萬不能當真。最常見的『置入性行銷』新聞,是最間單的『業配』新聞。
房地產的「業配」新聞
什麼叫做『業配』?其實就是『業務配合』的縮寫。既然是業務配合,當然就要配合業務跟廣告主了。於是,當廣告主要賣東西、要開記者會時,媒體記者當然就得奉命採訪『業配』新聞。尤其是建商想要賣房子的時候,除了會對媒體購買大量廣告行銷預算外,當然還會要求媒體添加相關新聞的公關報導,以增加業務票房!
這年頭,不同媒體處理『業配』的標準不一樣。有的頂多小小處理、應付了事;有的卻會出現記者大力宣導的洗腦新聞,讓你誤以為房地產景氣真的那麼好,再不買就完了!
特別是媒體工作者訪問房地產、營建業從業人員時,他們自然也異口同聲一片看好後市前景!仔細回想看看:某些營建業大老闆、名嘴,是不是不管房價起伏,永遠都看好台灣房地產?畢竟,如果連大老闆都在媒體上看壞,那還有誰敢買房子?建商手上的房子要賣給誰?
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二年幾乎大多數媒體都一面倒的報導房市榮景,有的報紙索性推出『房地產專刊』,用一堆報導式的廣編文稿洗讀者的大腦,一下子是哪一區標案創新高價,一下又是哪一區房價再寫新高,不然就是明星、藝人如何在房地產投資上獲利。總之,搞得一付好像全台灣的人都是房市高手、都在房地產上賺大錢囉!
可是,如果你自己親自去房屋仲介那裡走一趟,敏感一點的人會對房市冷熱有不同感受,會發現其實房子好像沒那麼容易賣,媒體大力營造的『賣方市場』跟現實人間的『買方市場』似乎完全不同!如果你再對照營建類股的走勢圖,會發現營建股根本幾乎在2007年走了快一年的長空囉!真是奇怪了?如果房地產景氣真的那麼旺,營建股怎麼會領先台股創新低?
金融業與媒體各取所需
會玩『置入性行銷』新聞的,當然不是只有房地產建商而已。普天之下聰明人這麼多,這種花樣玩法這麼容易複製,金融業者怎麼可能不跟進?
你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某些報紙不只有『房地產專刊』,還會推出諸如『基金專刊』、『理財專刊』的報導式新聞,事實上,這種專刊版面絕大多數都像廣告版面一樣販賣!這年頭,報紙經營太困難了,大家能搶錢就拼命搶錢!能賣版面就盡量賣!
可別以為只有報紙會賣版面,事實上,其他媒體平台也有很多相似做法。因為『置入性行銷』這種玩法效果好,所以很多消費性產品跟金融機構,也都喜歡玩這花樣!而且變化彈性可因行銷預算而調整,可以小到只是發幾則簡單的報導式新聞,也可以大到乾脆企劃一連串的專題系列內容,進行天天洗腦的超級置入性行銷!營造市場的買氣跟樂觀前景!
不易察覺的洗腦手法
而除了花錢、花預算的『置入性行銷』以外,事實上,在媒體上受訪的金融理財專家,其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受訪者都希望透過媒體行銷產品,巴不得大家多買一點他家基金或是金融產品。因此,這類財經專家為了金融產品或公司的行銷,當然要大力鼓吹你投資、買單!而他們的意見看法也就不容易維持中立客觀。投信背景的人一定鼓吹投資基金,做銀行消金的人多半推廣財富管理,這些人在媒體上,本來是要透過置入性行銷來達到行銷目的啊!
而且,很多基金公司都有行銷企劃、專業寫手寫新聞稿給媒體,其中更有不少行銷企劃幫記者想題材寫文章的案例。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基金公司養行銷企劃公關人員伺候媒體發稿是有誘因的,否則,市場上不會有這種工作型態出現!通常,當這類基金公司要募集歐洲基金的,行銷企劃公關人員就會整理一堆資料、文章作證,說明投資歐洲前景有多好!同理可推:要賣亞洲基金時就說亞洲好,要賣REITs基金就發投資REITs好處多的公關稿。反正想賣什麼就說什麼好!這種置入性行銷在早已行之有年,不少讀者跟觀眾早就被徹底洗腦了。
那到底要如何判斷置入性新聞?有幾個重點可以提供讀者參考:
1. 特定議題突然大量在廣告跟新聞中曝光。
不管金主是誰,如果某段時期經常在廣告中曝光的商品或議題,也在新聞上大量曝光,這類型新聞就多半是業配來的。
2. 金融相關新產品、新基金、新投資
不少金融機構都是媒體廣告大客戶,金融機構想要強勢行銷新產品、新基金、或是新興投資管道時,多半會搭配置入性新聞一起給讀者觀眾洗腦。
3. 失衡報導本來就不用當真
很多財經報導其實本身都失衡,只是讀者、觀眾多半不容易發覺。所謂失衡就是一面倒的只提供某方意見,而完全沒有反方的資訊呈現。比如一面倒看多房市,或是一面倒的鼓吹特定金融商品的投資,而完全沒有提及其中的風險或陷阱。
4. 專刊多半都賣廣告
通常,平面媒體出的專刊,最常出現置入性新聞,比方說,某些媒體會出房市專刊、基金專刊、財富管理專刊。通常這種專刊會跟財經版獨立分開作業,有的可能整個專刊都賣廣告、賣版位,有的則是搭配幾篇報導、幾篇廣邊稿跟廣告,混著一起賣。但整體包裝與一般報導相似,因此一般讀者不容易一眼就分辨是否為置入性新聞。
其實全世界都一樣,想要學習投資理財,只有『用功』這個不二法門,而用功的第一步,仍然得從多讀書、多看財經報導著手。只是,我想提醒讀者,閱讀這些訊息時,你得學會判斷背後的意義,有些『置入性行銷』式的洗腦新聞,真的只能看看、參考就好,可不能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