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內容 ?>
全球經濟走緩 商品市場續低迷
更新日期:2008/08/10 04:09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七月初仍然炙手可熱的商品市場,近來急遽下跌,專家預測,如果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加劇,需求不回升,商品市場的低迷還要再持續好幾個月,甚至更久。
今年七月十一日,國際原油價格衝破一百四十七美元,幾星期之後的今天,油價下挫逾三十美元,而且似乎還會繼續走低。金屬價格同樣疲軟,黃金從三月十七日每英兩一○三八.六美元的高點,滑落到八六四美元,近期的跌幅都是每個交易日十美元以上。白金也跌落了逾三十%。
農產品方面,玉米、黃豆、稻米和小麥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均自高點跌落約三十%。追蹤商品價格走勢的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數在七月份就跌了十%,創下一九八○年三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上個月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後,投資人便紛紛拋售商品市場的投資部位,七月份理應是美國最繁忙的開車季節,但石油市場的投機客卻轉而看貶原油,為十七個月來首見。
上半年因為股市低迷和美元下跌,商品市場熱絡。近期狂跌意味著先前飆升太高太快。分析家認為,商品要再重拾上揚動力,必須仰賴美國經濟快速回溫或全球原油供應驟減,但兩種情況的機率都不高。
紐約MF Global商品分析師梅爾指出:「商品還有一段空頭要走,經濟疲軟的效應已從美國擴散到全球,商品需求肯定會下降。」
摩根大通分析認為,全球經濟成長率從去年開始下滑,今年更減緩到一.三%。國際貨幣基金(IMF)七月下旬也預測今年第四季的全球經濟成長約為三%,較去年同期的五%為低。
最主要還是要看美國經濟表現,成長加快、失業率下降、消費支出增加,都可以提升能源及原物料的需求,屆時會讓供給面再度緊繃,價格走揚。
中國也是觸媒之一。為了奧運改善空污,中國限制開車、要求製造業停工,部分人士預期奧運結束後,汽油、煤及其他原物料的需求將會攀升。此外,開發中國家的人口成長與經濟表現也將左右商品的供需。